附件1:理论课教学大纲模板
《大学物理A(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II) 课程编号:
课程学时:48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土木、机械、通信、电气、材料类等专业,以及瑶湖学院所属班级.
课程性质:必修
开课单位:理学院 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A(上),高等数学
课程负责人:何玉平 教学大纲编写人:何玉平 教学大纲审核人:刘宁
二、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1: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学会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自然现象和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
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科学互相渗透的关系。
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物理基础,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
教学目标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目标1 |
|
|
|
|
|
|
|
|
|
|
|
|
目标2 |
|
|
|
|
|
|
|
|
|
|
|
|
目标3 |
|
|
|
|
|
|
|
|
|
|
|
|
注: “毕业要求指标点”是指人才培养方案中“二、毕业要求”的相关内容;请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三、课程要求
本课程为理工科非物理类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要求学生对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在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类比、联想、试探等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磁学基础和波动光学部分。建议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科学思维训练。此外,可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器材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每个章节结束后应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检查教学效果。习题的选取应注重基本概念,强调基本训练,贴近实际应用,且应该做到统一讲解,帮助学生分析错误。
本课程宜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数学基础和大学物理相关基础。
四、教学内容
第8章 静止电荷的电场(10+2学时)
知识要点:
8.1 库仑定律并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和计算;
8.2 高斯定理和静电场环路定理;
8.3 静电场中导体场强和电势的计算;
8.4 导体的静电平衡和电荷分布规律;
8.5 电容的概念及计算。(选讲)
重点:掌握电场强度、电势的计算。
难点:利用高斯定理计算均匀电场强度。
第9章 恒定电流的磁场(12学时)
知识要点:
9.1 恒定电流 电动势;
9.2 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毕-萨定律;
9.3 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9.4 磁场对电流和电子运动的影响;
9.5 安培定律及磁场力做功。
重点:毕-萨定律及其应用、安培环路定律及应用、安培力和洛伦兹力计算。
难点:毕-萨定律及其应用、安培环路定律及应用。
第10章 电磁感应(8+2学时)
知识要点:
10-1 电磁感应定律;
10-2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10-3 自感和互感以及磁场能量;
10-4 位移电流和麦克斯韦方程组。(选讲)
重点: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
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第11章 波动光学(10+2学时)
知识要点:
11.1 相干光 双缝干涉;
11.2 光程和光程差;
11.3 等厚干涉和等倾干涉;
11.4 光的衍射、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11.5 单缝衍射和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11.6 光的偏振现象和马吕斯定律。(选讲)
重点: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
难点:偏振现象。
第12章 量子力学基础与激光、固体物理基础(6学时,选讲)
知识要点:
12.1 热辐射与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12.2 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光子理论
12.3 康普顿效应与徳布罗意波、波粒二象性
12.4 波函数、氢原子理论与薛定愕方程
12.5 激光与纳米材料
12.6 半导体与超导体
总复习(2学时)
知识要点:每章节的重难点。
备注:根据不同专业要求,适当增添或删减“选讲”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应关系表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讨论法 |
实验法 |
演示法 |
**** |
目标1 |
第8章~第12章 |
√ |
√ |
|
√ |
|
目标2 |
第8章~第12章 |
√ |
√ |
|
√ |
|
目标3 |
第8章~第12章 |
√ |
√ |
|
√ |
|
注: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等;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的教学方法,并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为闭卷笔试。
课程最终成绩:考试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平时成绩根据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综合表现评定。
课程教学目标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表
教学目标 |
考核方式 |
开卷笔试 |
闭卷笔试 |
论文(设计) |
作业 |
机考 |
**** |
目标1 |
|
√ |
|
√ |
|
|
目标2 |
|
√ |
|
√ |
|
|
目标3 |
|
√ |
|
√ |
|
|
注: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合适的考核方式,并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六、教学参考
1.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名称:
[1] 胡盘新, 汤毓骏. 《普通物理学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4月
2.参考教材:
[1] 张三慧. 《大学物理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2月
[2] 刘建科. 《大学物理》.科学出版社. 2011年8月
3.网络资源:
学堂在线:http://www.xuetangx.com/
爱课程:http://www.icourses.cn/home/
七、其他说明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