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教学大纲>>正文
 

 
《大学物理C(上)》教学大纲
2018-11-03 09:57  

附件1:理论课教学大纲模板

《大学物理C()》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C (I)         课程编号: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学分:2.5学分

适用专业:土木(中荷)专业,以及卓越工程师班.

课程性质:必修

开课单位:理学院                         开课学期:一年级下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课程负责人:刘宇      教学大纲编写人:刘宇      教学大纲审核人:刘宁

二、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1: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学会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自然现象和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

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科学互相渗透的关系。

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物理基础,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

教学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注: “毕业要求指标点是指人才培养方案中“二、毕业要求”的相关内容;请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三、课程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方法,培养的能力,教学准备以及作业情况等要求)

本课程为理工科非物理类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要求学生对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在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类比、联想、试探等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力学、运动力学和波动力学。建议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科学思维训练。此外,可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器材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每个章节结束后应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检查教学效果。习题的选取应注重基本概念,强调基本训练,贴近实际应用,且应该做到统一讲解,帮助学生分析错误。

本课程宜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数学基础。

四、教学内容

1章 运动和力(10学时)

知识要点:

1.1 质点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概念;

1.2 圆周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物理描述;

1.3 相对运动;

1.4 牛顿运动三大定律.

重点:掌握质点运动的物理规律和数学描述形式,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应用和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变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2章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10学时)

知识要点:

2.1 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定理,守恒定律;

2.2 功和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

2.3 保守力和势能;

2.4 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会处理实际问题;

2.5 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重点:掌握动量、能量、角动量的概念以及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角动量守恒.

难点:角动量的理解和角动量定理.

3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8学时)

知识要点:

3.1 刚体定轴转动动能和转动惯量的概念;

3.2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及刚体做功;

3.3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

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难点:转动惯量的理解.

4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0学时)

知识要点:

4.1 谐振动的基本特征和表达形式;

4.2 同一直线上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规律;

4.3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平面简谐波的表示形式;

4.4 波的能量和强度的概念;

4.5 波的干涉、驻波的形成规律.

重点:谐振动的数学表示形式、平面谐波的表达形式.

难点:谐振动的合成、机械波的叠加干涉.

总复习(2学时)

知识要点:每章节的重难点.

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应关系表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实验法

演示法

****

目标1

1~4

 

 

 

 

 

目标2

1~4

 

 

 

 

 

目标3

1~4

 

 

 

 

 

注: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等;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的教学方法,并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为闭卷笔试。

课程最终成绩:考试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平时成绩根据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综合表现评定。

课程教学目标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表

教学目标

考核方式

开卷笔试

闭卷笔试

论文(设计)

作业

机考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注: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合适的考核方式,并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六、教学参考

1.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名称:

[1] 胡盘新, 汤毓骏. 《普通物理学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4

2.参考教材:

[1] 张三慧. 《大学物理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2.

[2] 刘建科. 《大学物理》.科学出版社. 20118.

3.网络资源:

学堂在线:http://www.xuetangx.com/

爱课程:http://www.icourses.cn/home/

七、其他说明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8 School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onology